出生地點逝世日期逝世地點職業
大約於1846年到1847年間所照
出生日期
1830年12月10日
美國 美國,麻州,安默斯特
1886年5月15日
安默斯特
詩人

埃米莉·迪更生Emily Dickinson又譯艾彌莉‧狄瑾蓀,1830年12月10日-1886年5月15日),美國詩人。詩風凝煉,比喻尖新,常置格律以至語法於不顧。生前只出版過10首詩,默默無聞,死後近70年開始得到文學界的認真關注,被現代派詩人追認為先驅。與同時代的惠特曼,一同被奉為美國最偉大詩人,後世對她的詩藝、戀愛生活、性傾向多有揣測。

生平

生於麻薩諸塞州西部的安默斯特。曾祖父為安默斯特學院(Amherst College)的創辦人之一;父親為有名望的律師,是學院的司庫,也曾供職麻州普通法院、麻州參議院,以及美國眾議院。有一兄一妹,年輕時跟兄長奧斯汀的感情尤篤,二人都特立獨行,愛好文學,奧斯汀後來繼承父業,當上律師。從小接受良好教育,17歲進入女子大學,但一年後因病輟學。年輕時曾隨家人到費城、華盛頓等地探親,年長時也曾到波士頓診治眼疾,但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中渡過。跟妹妹文妮一樣,終生未婚,替多病的母親管理家事。55歲病逝,據診斷是死於布賴特氏病(Bright's disease)(一種腎病)。

年輕時的密友蘇珊·吉爾伯特(Susan Gilbert),後來成了迪更生的嫂子。婚後,蘇珊跟迪更生為鄰,但二人常以便條通信。迪更生許多詩作的第一個讀者(超過250首)就是蘇珊,而且常因蘇珊的意見而修改詩作。迪更生現存的書信,致蘇珊的也占最多。曾說:「成為蘇珊就是想像」(To be Susan is Imagination),迪更生對蘇珊的強烈感情是否為同性戀傾慕,成了不少學者爭論的題目。 (只是朋友吧...之前怎沒聽說..?)

年輕時的社交生活跟一般少女無異,且好作諧詩。未能確定迪更生何時開始認真做詩,但從1858年起,開始篩選自己的詩作,訂裝成「詩稿」(fascicle)。1860-65這幾年,是迪更生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,同時開始隱居,有時甚至拒見來客。對時事坦白地缺乏興趣,包括美國內戰。後世猜測,迪更生因戀愛失敗而離群索居,但並無有力證據支持這一點。[2]其實迪更生隱居後,依然跟許多人通信(已知的通信者有99人,包括一些有名望的文人),在寫詩、管家之餘,精神上並不孤單。1862年,寫信給當時著名的雜誌編輯希金生(Thomas W. Higginson),請他品評自己的詩作。希金生看到迪更生的天才,但由於她的詩風異於同時,始終沒有鼓勵她出版。雖然迪更生沒有正式出版她的詩,但常在書信中附上詩歌,令其詩開始在親友中流傳。

迪更生死後,文妮發現其姊留下的詩歌(共有40本詩稿,以及若干散軼的手稿)。蘇珊嘗試助她整理出版,不果。手稿落在奧斯汀的情婦托德(Mabel Loomis Todd)手上,她與希金生最終合力讓迪更生的詩歌面世。後來,迪更生的姪女瑪撒(Martha Dickinson Bianchi),即蘇珊的女兒,也出版了迪更生的部分詩歌與書信。1955年,首部未經竄改的迪更生詩全集出版,引起文學界的關注,開始對其人其詩作全新的評估。

現存詩作1,700多首,但很難定出實際數字,因為1860年代起迪更生的書信開始「詩化」,有時候很難界定她寫的是散文還是詩(蘇珊稱為「信詩」(letter poem))。迪更生不是個出版的詩人,因此留下的大部分詩作只能看作詩稿,完篇的很少,有句無篇的占大多數。

迪更生的詩採用一般教會讚美詩的格律:每節四句,第一、三句八音節,第二、四句六音節,音步是最簡單的「輕、重」,第二、四句押韻。例如:

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--
He kindly stopped for me--
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--
and Immortality.

詩的篇幅短小,多數只有兩至五節,經常破格,常押所謂「半韻」(half rhyme);放棄傳統的標點,多用破折號;名詞多用大寫(但這個習慣在當時很平常);常省略句子成分,有時甚至連動詞也省掉;句法多倒裝,有學者指這是受拉丁文詞序的影響。

迪更生的詩富於睿智,新奇的比喻隨手拋擲,順心驅使各個領域的辭彙(家常或文學的,科學或宗教的),舊字新用,自鑄偉詞。喜歡在詩中扮演不同角色,有時是新娘,有時是小男孩,尤其喜歡用已死者的身分說話。迪更生描寫大自然的詩篇在美國家喻戶曉,常被選入童蒙課本。痛苦與狂喜,死亡與永生,都是迪更生詩歌的重要主題。

迪更生詩作的音樂性和圖象性,成了近年批評家關注的題目。其詩用的破折號,時長時短,有時向上翹,有時向下彎,有批評家指這些是音樂記號,代表吟詠或歌唱那首詩時的高低抑揚;其詩的詩行往往不是一寫到尾,有時一句詩行會分開兩、三行寫(即是說每行只有兩三個字),有學者認為這是刻意的安排,跟詩意大有關係(另外,迪更生有時會在寄給朋友的詩裡會附上「插圖」)。因此,有人主張要研究迪更生的詩,必須以她的手稿(或手稿的影印本)為文本,才不致扭曲詩意。

評價

迪更生的詩集在1890年代面世時,普遍受到讀者的歡迎。批評家大都承認迪更生的天才,但只把她看成「怪才」、「鬼才」、「偏才」(情況有點像中國的李賀)(這種比較法有點怪吧 喂~),而非大詩人。迪更生的詩常常不押韻,格律不齊,被多數論者看作是「無能為力」,都覺得她才氣有餘,但詩藝還未到家。對於迪更生其人,只看作一個戀愛失敗、自我封閉的脆弱女子。

往後數十年,迪更生都保有讀者,但文學地位並沒有提高。到了現代派掘起,迪更生那種聲調不諧、句法支離的詩歌開始被看重,認為能夠代表現代人的感受。1950年代,首部未經竄改的迪更生詩全集出版,使人看到其詩的全貌、真貌,從此迪更生的文學地位被重新評估,已進入所謂「西方正典」。傳記作者也開始強調迪更生獨立、堅強的個性(不一定跟女性主義的興起有關),甚至有人稱迪更生為「阿默斯特的薩德候爵」,強調她個性中乖僻的一面。

曾在阿默斯特學院任教的詩人佛羅斯特(Robert Frost)談到迪更生的詩風:「她一落筆就是『我來了!』然後一頭跳進去,往往無暇照顧格律、韻腳。」(When she started a poem, it was 'Here I come!' and she came plunging through. The meter and rhyme often had to take care of itself.)

錢鍾書談到一個迪更生詩中常見的主題:「......如願償欲必致失望生憎......美國女詩人愛米萊‧狄更生所謂『缺乏中生出豐裕來』(a sumptous Destitution)者是......眼饞滋慕,腹果乏味,其詩中長言永歎焉......」

 

詩以外

迪更生精通園藝,愛培植奇花異卉,迪更生大宅(Dickinson Homestead)內有她自己的花園,其父甚至特別為她興建了一個溫室。迪更生也擅長烹飪,常用籃子將焗好的麵包、曲奇餅從她房間的窗子吊下,送贈鄰居、親友;1856年,她的麵包更在當地農業博覽會的比賽中取得二等獎。下面是她存世的薑餅食譜:[7]

一誇脫(美製)麵粉、二分一杯牛油、二分一杯奶油、一湯匙薑、一湯匙蘇打、一湯匙鹽,另加糖漿。

 

我有她送鄰居小孩的書耶 那小孩也是個小詩人 作品是小孩寫的  這個製作法流傳倒是有點意外..

看來中文評價部份還是....有著翻譯的誤差..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以上來自維基中文部份 解說~

 

Flowers—Well—if anybody
 
  137

Flowers—Well—if anybody
Can the ecstasy define—
Half a transport—half a trouble—
With which flowers humble men:
Anybody find the fountain
From which floods so contra flow—
I will give him all the Daisies
Which upon the hillside blow.

Too much pathos in their faces
For a simple breast like mine—
Butterflies from St. Domingo
Cruising round the purple line—
Have a system of aesthetics—
Far superior to mine.

Emily Dickinson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ikachan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